国内产筛市场总市场规模约10-20亿,市场远未饱和,尚存10倍增长空间。
反之,如果仍有较高的游离DNA含量,并且含有对应的癌症相关突变,那么意味着癌症组织并未完全清除或者已经扩散到了其他组织。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约占90%市场份额,基本平分。
检测产品从2012年底陆续开始上市,期间经历了cFDA的紧急叫停和陆续批准上市,其所采用的检测技术路线为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个性化用药以疾病靶点基因诊断信息为基础(伴随诊断),以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为患者提供接受正确治疗方案的依据。事实上,目前广泛开展的唐氏综合症无创产前筛查就是针对血液中的游离胎盘DNA进行的测序,两者在样本处理上并无本质区别。表6. 基因测序产品介绍测序产品可分为临床级产品、消费级产品和研发级应用,按是否通过药监局批准和技术成熟程度高低区分。检测意义:胎儿产前诊断技术上的革命性创新传统血清学筛查、胎儿颈部透明带超声准确率为60%-80%,而绒毛膜穿刺、羊水穿刺、脐静脉穿刺虽然准确率为99%,但有1%左右的流产风险,且大部分检查时间在孕晚期。
其中,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高达1/800-1/600,患儿表现为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等方面畸形。其次,对于癌症病人,外周血游离DNA测序可以取代组织样本进行癌症分型,以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而我们欣喜地看到,CFDA在2015年实行的创新改革,则有望将一切导向一个全新的积极局面
抗生素本身对病毒感染没有治疗效果,但不可否认其对于控制由于病毒感染引发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是有一定疗效的。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翠华看来,除了在必要时合理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杀菌以消除传染源外,还可以通过注意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来缓解细菌的侵蚀。国际著名人体生物组研究科学家马丁﹒布莱泽在其《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中便写道:在中国,抗生素问题已愈演愈烈。针对这一问题,孟颂东也表示,很多医生开出抗生素处方,有时只是为了预防,而非治疗。
在国内医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在百分之七十,细菌的整体耐药性远高于欧美国家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行之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才能真正降低由于对抗生素的无知导致的病患死亡事件的发生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万事都具有两面性。
作为抗生素的使用大国,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全部用于自销,人均消费抗生素达138克,是美国的10倍。另外,她认为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即通过疫苗接种和改善营养不良等途径保护易感者,也可以缓解细菌的入侵。孟颂东认为很多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都可能引发细菌感染,这些继发性感染对患者危害很大,因此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探索更多方式来控制细菌继发性感染,而非仅依赖抗生素。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黎浩表示。
的确,目前我国很多医生在并不能确定造成疾病的罪魁祸首究竟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便习惯性地开出了抗生素。福祸相依具两面性今天,很多人忧心和关切国人的健康问题,这并非杞人忧天。加强监管刻不容缓很多病人的病程很短,几乎一、两天内就可好转,但如果在病情好转之前服用了抗生素,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抗生素在起作用,其实并非如此。此外,孟颂东认为由于我国大多数患者已经习惯于依赖大量抗生素,他建议有关部门还应联合起来对我国民众进行抗生素使用的普及性教育。
一般而言,大多数抗生素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而板蓝根等中药对于病毒感染反而是有较好疗效的。要让医务人员充分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甚至会导致患者在今后的疾病感染中,无有效的抗生素可以使用。
我们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本身就加速了细菌的自然选择。的确,对于耐药细菌,细菌疫苗或噬菌体控制是不错的选择。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孟颂东指出,今天我们对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或疾病的治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使用都是不必要的。马丁﹒布莱泽也因此指出,耐药微生物的泛滥将进一步导致抗生素的短缺,恶性循环。而如果这些友好的细菌被抗生素破坏掉,就会像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立平所言那样,人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将会因此遇到大麻烦,大量有害无益的细菌种类将全面进攻人体,产生神经毒素、致癌物等,增加我们罹患神经、精神疾病甚至癌症的风险。长此以往,人体携带的细菌将对抗生素更加耐受。我国因此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百分之四十死于抗生素滥用。的确,抗生素的收益有时会很大,比如在某些手术前使用来预防感染。
当然,这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我国,很多健康人群或者轻度感染者,甚至仅是流鼻涕或皮肤感染的患者,也在使用抗生素。
此外,全面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家和社区细菌感染疫情的预警、流行病调查和隔离防控工作,更是必不可少遏制抗生素滥用的手段。切断细菌传播途径其实在西方国家,人们一般对于轻微感染,都是利用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来消灭细菌,这样避免了耐药性的快速产生。
其实很多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本身对治疗这类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孟颂东首先肯定的是,有必要让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给患者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更会严重影响今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疗效。
但另一方面,人类作为超级生物体,身体中的大部分细菌是友好的,可以帮助抵抗病菌的入侵,调节免疫系统。研发新型抗菌疫苗极为关键。抗生素滥用:从严防控刻不容缓 2016-11-01 06:00 · 李华芸 10月23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通过对我国6省份的12000名大学生做出抗生素使用知识和行为调查后发现,19.9%的大学生就医时主动向医生索要抗生素,63.1%的大学生在家或宿舍中储备抗生素,95.5%的大学生在无处方的情况下买到了抗生素…… 10月23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通过对我国6省份的12000名大学生做出抗生素使用知识和行为调查后发现,19.9%的大学生就医时主动向医生索要抗生素,63.1%的大学生在家或宿舍中储备抗生素,95.5%的大学生在无处方的情况下买到了抗生素……诚然,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而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凸显。由于细菌变异速度非常快,基因组多种多样。
但他也毫不讳言,如果不加强对我国医务人员抗生素处方以及开药的监管力度,仍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滥用事件的发生。孟颂东认为,给易感人群和免疫力低下者注射细菌疫苗,可预防各种感染
省人大代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杏芬很早就关注到这一问题。这样,既可增加儿科医生的收入,又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记者在会上获悉,2017年上半年,对于6岁及以下的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将加收不超过30%费用。其二,由于儿童一般只能做一些常规检查,儿科医生的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科,是长期亏损的科室,行内有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小儿科的说法。
不过费用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记者还了解到,广东将适当增加2017年—2019年省级卫生计生专项资金规模,重点向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建设更多的省级和市级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同时,省里将资助欠发达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机构改善业务用房和大型设备更新,尽快补齐由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产科、儿科服务能力缺口。南方日报记者27日从2016年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将于2017年上半年全面实行6岁以下儿童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加收不超过30%的政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儿科医生荒。
收费提高后是否会增加群众负担?省卫生计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后的医疗费用将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另外,加价的项目包括临床诊断、一般治疗操作和临床手术治疗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广东有900万育龄妇女符合全面二孩政策,但产科、儿科等相关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跟不上实际需求。同时,在儿科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和主治医师岗位聘用中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稳定技术人才队伍。
针对儿科医生收入偏低的问题,此前省卫生计生委在向省人大汇报时就透露,广东将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设置一定的岗位奖励金,确保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新闻背景广州已有5家医院停止儿科夜间急诊由于儿科医生紧缺,据统计,自去年12月以来,广州地区至少已有中山三院岭南医院、广医二院、中山一院东院等5家医院停止儿科夜间急诊。